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(自动化控制系统)是现代污水处理厂高效、稳定、安全运行的核心神经系统。它将计算机技术、控制技术、通讯技术和仪表技术等有机结合,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、自动调节和优化管理。
一个典型的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:
一、分层架构(典型三层结构)
1. 管理层 (Management Level / Enterprise Level) - 顶层
功能: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,进行全厂集中监控、数据分析、报表生成、生产调度管理、历史数据存储与查询、用户权限管理、系统配置等。
主要设备/软件:
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: 核心是SCADA系统 核心是SCADA系统软件,运行在中央控制室的工程师站/操作员站服务器和工作站上。提供图形化工艺流程显示、实时数据监视工艺流程显示、实时数据监视、报警管理、历史趋势曲线、远程操作控制等功能。
历史数据库服务器: 存储长期运行数据,用于分析、报表和优化。
报表工作站: 生成生产报表、水质报表、能耗报表等。
网络设备: 核心交换机、路由器、防火墙(连接厂内网络和可能的远程访问)。
大屏幕显示系统: 用于集中显示关键工艺流程和参数。
2. 控制层 (Control Level / Process Control Level) - 中间层
功能: 负责具体工艺过程的实时逻辑控制、顺序控制、回路调节控制(如PID控制)、数据采集、报警检测、设备联锁保护等。是自动控制的核心执行层。
主要设备/软件:
可编程逻辑控制器: 系统的核心硬件。根据工艺要求和预设程序,处理来自现场的输入信号,执行控制逻辑,并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现场执行机构。通常按工艺区域(如预处理、生化处理、污泥处理)或功能单元设置多个PLC站。
远程终端单元: 用于地理位置分散或规模较小、控制点较少的站点(如提升泵站少的站点(如提升泵站、加药间、污泥脱水机房等),通过通讯网络与主控PLC或SCADA系统连接。
冗余系统: 对于关键工艺环节(如主PLC、重要通讯网络),常采用CPU冗余、电源冗余、网络冗余等配置,提高系统可靠性。
控制柜/柜: 安装PLC/RTU、输入/输出模块、通讯模块、电源、继电器、端子排等的机柜。需要满足防护等级(如IP55)要求。
操作员界面: 现场操作面板,用于本地操作、状态显示和故障诊断(尤其在调试和维护时)。
3. 现场层 (Field Level / Instrumentation Level) - 底层
功能: 直接感知工艺过程状态(测量),并执行控制指令(动作)。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接口。
主要设备:
检测仪表/传感器:
水质分析仪表: pH计、溶解氧仪、浊度计、COD/氨氮/总磷/总氮在线分析仪、MLSS污泥浓度计、流量计(电磁、超声波)等。
过程参数仪表: 液位计(超声波、雷达、浮球、压力式)、压力变送器、温度传感器、污泥界面仪器、温度传感器、污泥界面仪等。
执行机构:
电机控制: 电机启动器、变频器、软启动器(控制水泵、搅拌器、鼓风机、刮泥机等)。
阀门执行机构: 电动执行器、气动执行器(控制闸阀、蝶阀、调节阀、堰门等)。
其他执行器: 加药泵、污泥泵** 加药泵、污泥泵等。
现场总线设备/IO模块: 用于连接离散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到PLC/RTU的IO系统。现场总线技术(如Profibus PA/DP, Modbus, Foundation Fieldbus, EtherNet/IP)的应用使得连接更简化、更智能。
二、通讯网络
功能: 连接管理层、控制层和现场层设备,实现数据的高速、可靠传输。
主要类型:
管理层与控制层之间: 通常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网(Ethernet TCP/IP),通过光纤或屏蔽双绞线连接控制或屏蔽双绞线连接控制室服务器/工作站和各PLC/RTU站。
控制层内部(PLC与远程控制层内部(PLC与远程IO站): 可采用工业以太网或现场总线(如Profibus DP, Modbus TCP/RTU, CANopen)。
控制层与现场层(PLC/RTU与智能仪表/执行器): 主要采用现场总线(Profibus PA, Foundation Fieldbus H1, Modbus)或工业以太网(Profinet, EtherNet/IP)。对于非智能设备,通过硬接线连接到PLC的本地或远程I/O模块。
无线通讯: 在布线困难或移动设备(如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)上,可采用工业无线技术(如WLAN, LoRaWAN, NB-IoT)作为补充。
冗余设计: 关键网络路径常采用环形或双星形拓扑结构实现网络冗余。
拓扑结构实现网络冗余。
三、核心功能模块
1. 数据采集与监控: 实时采集现场仪表数据,在SCADA界面上动态显示工艺流程、设备状态、工艺参数。
2. 自动控制:
顺序控制: 按预定步骤启停设备(如格栅除污机、泵组切换)。
逻辑控制: 基于条件判断执行操作(如根据液位启停水泵)。
闭环控制: 闭环控制: 如根据溶解氧设定值自动调节鼓风机转速/阀门开度;根据污泥浓度/泥位自动控制排泥;根据进水流量/水质前馈/反馈调节加药量(PID控制)。
3. 报警管理: 检测设备故障、工艺参数超限、通讯中断等异常,产生声光报警并记录,提醒操作人员处理。
4. 数据记录与报表: 存储历史数据,生成生产报表、水质报表、能耗报表、设备运行报表等。
5. 安全与联锁: 实现设备间的安全联锁保护(如泵与阀门、格栅与输送机),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或影响工艺。
6.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: 不同级别的操作、维护和管理人员拥有不同的操作和访问权限。
总结来说,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通过“感知(仪表)- 思考(PLC/控制策略)- 执行(执行机构)- 监控(SCADA)- 通讯(网络)”的闭环,实现对复杂污水处理流程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,显著提高了运行效率、处理效果、管理水平和安全性,降低了能耗和人工成本。 系统的具体配置会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、工艺、投资预算和管理要求而有所不同。